喝酒后,摄入的乙醇会刺激机体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,使机体的血管收缩,出现血压上升、心跳加快的现象。而酒后吹风会进一步刺激机体,加重不适感,还可能诱发感冒、脑卒中。
1、加重不适感:酒中的乙醇刺激血管会导致血管收缩,吹风时毛孔收缩,不仅减少酒精排放,还会进一步刺激末梢血管收缩,进一步加重头痛以及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不适症状。此时应该避免吹风,可以多喝温水,可以用热毛巾敷在头部缓解症状;
2、诱发感冒:喝酒后人体代谢会增加,会大量出汗,此时毛孔是开放状态,可以加快酒精的代谢和排出。但此时吹风,不仅会使酒精代谢减少,还容易导致机体受凉而诱发感冒,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发热等症状。此时应注意保暖,如果有发热症状,可以待酒精基本代谢后进行物理降温,例如进行温水擦浴;
3、诱发脑卒中:在乙醇和风的刺激下,血管收缩,血压上升,对于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来说,可能会诱发脑卒中,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是昏迷,此时要及时就医进行介入治疗、抗凝治疗或是溶栓治疗,一般越早治疗预后越好。
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,喝酒容易诱发其他疾病,例如有胆道病史的患者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,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,因此日常应该减少酒精的摄入。若无法避免喝酒,则要在喝酒后多喝温水或蜂蜜水,促进酒精的分解和代谢。